当今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已经不是复苏和回升所能描述,而是已经有了过热的苗头。
对比中美经济,紧张博弈后中国的优势反而继续得到强化。
后期,美国将不得不考虑政策的调整和退出,而相对强势的中国经济又该如何应对呢?
先看几组数据:
1、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预计全年增速9%;美国一季度GDP增速6.4%,全年预计6%。
2、2020年美国贸易逆差达6787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17.7%,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美国3月贸易逆差扩大至74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主要是对中国的逆差;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增加27.4%,2021年3月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7203亿元,支出16594亿元,顺差609亿元。
3、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降至15年低点,而中国作为少数几个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投资目的地。
4、拜登提议在未来15年内向最富有的美国人征收更高的税收,将最高所得税税率从目前的37%提高至39.6%,并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美国家庭的资本利得和股息最高税率从20%提高至39.6%。中国2020年减税降费2.5万亿元,2021年将延续并新出台企业优惠政策。
中美关系变局以来,很多人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经济结果。
美国如今怎么样,大家看经济数据和美元走势就知道。
美国人曾经霸道地说:“美元是我们的,问题是你们的!”
中国现在可以自信地说:“你们可以随便遏制,我们只管加速超越。”
这两句话其实并不对等,美元是美国的经济武器而已,这个武器正在钝化;而几年后的中国超越将是多年的竞争结果,是总量的历史性超越,而且这个超越不但是必然的、不可遏制的,还会逆风加速甚至会在将来把美国经济越来越远地甩在身后。
这就是本世纪最大的经济现实,不服不行。
虽然看似命运多舛,但这是中国的世纪。曾经被外媒寄予厚望的印度,在疫情的冲击下轰然倒塌,已经不可能成为“中国第二”,相反地区的部分经济机会将会从南亚向中国持续转回。所以至少一年内,中国经济是无忧的。
从现在开始到未来数年,美国人将不得不接受中国的全面崛起。当然在这之前,他们会越来越清楚中国的经济崛起不可阻挡,即便利用意识形态差别寻求国际同盟的联手行动也无济于事。而且,他们也会意识到同步崛起的中国军事会继续缩小两国的差距并最终令美国逐步削弱最后的优势而减少双边对抗的级别,以武力威慑和军事打击逼迫中国屈服的可能性也注定愈发渺茫。
无论外交家们如何表演,美国的问题在其内部,而且这些问题在特朗普任期内得到了充分暴露但至今尚未解决。未来只有当美国社会精英和政治家们把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转换为内部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行动时,美国的相对衰落才有希望被遏止。美国的当务之急不在外部,而是内部的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解、尽快脱虚入实、加强基础建设。
拜登新政的百日演说以及最近召开的G7会议,释放出很多积极的信号,表明拜登政府的强硬和冒险色彩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变化。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已经烧得差不多了,“过火”的外交对抗色彩和财政货币领域急需转向。我们已经看到美国与伊朗关系的快速修复以及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互动信号(俄乌边境降温以及拜登宣布将在6月G7英国会议期间会见普京等),我们也正在看到美对中美关系的微妙新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G7外长会议上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在各个方面削弱和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国家,美国将会尽一切可能来维护现有国际体系…….G7应该成为自由国家全球联盟,但目的并非“遏制或者压制中国”,而是要确保中国“遵守规则”…….但我们不想给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贴标签,竞争、合作与对抗成分都有……然而这不是一场新冷战,我们不会要求其他国家选边站,美国不认为其他国家与北京的关系需要切断或结束…….”
回到财经领域,为了遏制美国危机的全面爆发,美国金融精英也是拼了,一年间5万亿美元的财政货币刺激,已经是次贷危机救济总量的6倍并占到了的美国GDP总量的四分之一。几乎所有的世界大行都在预判美国股市筑顶在即,美国大通胀预期也变得越来越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金融家们的世纪大冒险行动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音乐骤停和潮水褪去都只是早晚的时机问题。政策的退出、理性的回归和市场的波动,很可能早于现在的主流预期。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在被问及拜登一系列政策是否会引发物价上涨压力时称美国可能需要小幅加息以防止在超高政府支出环境下引发的经济过热。虽然在美股出现下跌后她出面否认自己的用意并说加息与否取决于美联储的独立决策,但作为前美联储主席的耶伦对未来利率的表态仍被市场视为一个重大转变的警示信号。
从美国经济数据、未来通胀发展以及美国股市安全的角度来看,今后美联储适当加息的政策探讨会越来越多,政策的变调和流动性拐点有望在下半年成为现实。适当加息或美债收益率的连续回升,其实是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合理选择。我们也难以想象,债台高筑而且发债不止的美国能够持续低成本实现自己的债务融资。
如果美国开始加息,中国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呢?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不应该在美国货币扩张和收缩期都保持按兵不动,那一定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当美国开始考虑加息试图吸引全球流动性时,中国也应该同步收紧货币政策,保持与美元的合理利差以确保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争夺宽裕的国际流动性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大战略,货币政策的竞争性互动策略极其要紧,特别是区别对待利率和流动性供应关系。关于中国未来是否采取总量收缩的货币政策,也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有关。除了现在过高的名义GDP增速数据,从发电和用电量的过快增长以及工程机械产销数据和多数大宗商品的紧俏程度以及价格高企不下的市场情势来看,中国采取加息调控的货币政策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选项。前期的“政策不要急转弯”,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市场的过度投机,如今的市场正在忽视潜在的经济隐患,这是不正常的。未来中国央行的加息其实也可以为美国加息后出现的二次市场危机救助举措创造出应有的政策空间。
尽管不久政策会有转向可能,但初步预计大宗商品仍有可能维持阶段性强势,因为有些品种还存在一个受疫情和环保减产影响而发生的供应不足的问题。考虑到疫后经济持续恢复和流动性异常宽松的基本面,也许直到政策转向信号得到官方确认前,大宗商品的涨势不会轻易终止,通胀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推高。然而股市会更加敏感,尤其是连创新高的美国股市需要格外警惕。当通胀、利率和税收先后面临上升局面,高高在上的美股回调深度及其影响需要认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