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被一篇叫做“信用债市场已经疯了…….”的公号文章给刷屏了,才知道这几天信用债市场跌幅不小,有些企业债的市价已经低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尚未系统深入研究,先简单说些直观的看法。
本来外资持续流入而且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并不严苛,但近期国债市场却表现偏弱,一直有些隐隐的小困惑,现在终于知道债市不景气的原因了。
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上行,所谓兔死狐悲吧!根据这一情况来看,国债期现市场很可能还会低迷一阵子,除非有什么宽松举措,年底前应该都偏弱了。
这些年一直在谈过高宏观杠杆率隐含的系统风险,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大量国有企业接近失控的债务风险,一直令人忧心忡忡。至今看来,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黄河不死心那!
是债务就有到期清算日,以前说有些人借债本来就没打算还,那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信用风险的爆发可能源自以往货币大宽松政策的终结、房地产去金融化以及企业自身的流动性问题等等,逐步打破的刚性兑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企业一旦被发现存在债务兑付隐患,市场就会非常悲观和恐慌。
实际上,导致如今悲观和恐慌的因素,应该在发行和购买时有所研究和重视才对。
政府和企业的举债过度,最终会在经济低迷期引发信用危机,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后劲儿的不足。债券市场以持续下跌的方式来寻求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后期就看双方博弈的结果了。足够的政策定力,可以狠心不管,这是有可能的,果真如此,市场阵痛就难以避免。
按照这个情势发展下去,一定会发生一些债务违约个例。非刚性兑付嘛,风险自负,无人拖底,这也是现行政策导向需要看到的警示教育效果。不过这种案件一旦发生,就会引发金融市场的一系列连带问题,比如相似企业债券和对应股票的重新估值等等。可能会造成短时间的市场恐慌,要小心这个系统性风险在年底集中发生。
落实到大宗商品领域,譬如沥青、建材类品种,因为信用市场的走弱本质上是整体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预计今后的基建进度会总体放慢一些,所以明年的原材料需求预期会相应转差。
信用债市场的持续回调很有可能给国债市场带来一个中长期大底——随着市场在年底过后的最终稳定,明年国债市场应该可能还会出现很好的长期投资机会。
部分有资产保证、有偿还能力的信用债,有可能在接下来的风暴中出现被错杀的过低背离,也存在着低位抄底投资带来超高回报的绝佳机会,不过只有特别懂得特定债券基本面的人才能把握这样的结构性机遇。
总之,虽然事出有因,但也不必过度恐慌。随着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在六稳工作总基调下,央行和有关部门会关注到信用债市场的问题和风险,预计在市场风险释放后期,应该会适当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性举措以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放大和扩散。当然,深究内因和总体求稳,也有可能导致今后的宏观政策基调向着更加宽松和积极的方向演化。
就说这么多,我们继续观察和跟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