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大热,遍布全国各地的“禁摩令”也被提议解除。
理由当然很充分的,和当初禁摩风兴起时一样充分。利益相关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首当其冲,建议摩托车购置税地方和中央五五分账,增加地方政府收入。
末了,还补充上一句“天网”系统已经实施,摩托车相关犯罪率会大幅降低,简言之,万事俱备,就等解禁了。
也就是说,开摩托车抢劫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摩托车的黄金年代
对李书福来说,摩托车意义非凡。
90年代初,李书福还只是一个倒腾建材、卖平价电冰箱的小商人。那时台州政府办了一场百家企业交流活动,由利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池幼章带头,领着当地企业主之间互相参观学习。
李书福也在其中,看过钱江摩托公司以后,他发现制造摩托车工艺简单,但利润惊人,花一周时间拆过七八辆摩托研究结构以后,李书福推开了池幼章办公室的门:“摩托车我造出来了。”
1992年,浙江吉利摩托车厂成立,不久推出首款国产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吉利集团一路做大,到1998年,已经实现35万辆摩托车年产量达,产值高达20亿至30亿元,出口22个国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前四强。
那是中国摩托车行业暴涨的时代,全国年产量从1980年的4.9万辆,只用了短短17年就增长了200多倍,到1997年,年产已经接近千万辆。
在摩托车领域,吉利当时最大的对手是远在山城重庆的力帆。
力帆原为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成立在重庆郊区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旧农舍里,才开始创业的时候,团队只有9个人,资金也少得可怜,堪堪20万。
通过购买别的厂商的零件,组装以后出售赚差价活下来以后,力帆开始尝试创新,终于靠自研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站住了脚。直到1998年,力帆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一举拔得中国摩托车出口头筹,海外市场的收入和利润远超过国内市场,力帆稳稳站进国内摩托车企业第一梯队。
重庆渝北区西南部的鸳鸯街道上的力帆工厂,一度成为重庆人眼里的城市地标之一。
那时,占地近740亩的力帆厂里,到处悬挂着“宁可他人负力帆,不可力帆负他人”、“国内赚钱市场好汉,国外获利民族英雄”等标语。
民族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
越南,梦破碎的地方
2020年5月,重庆力帆厂旧址开拆,厂区内除了破碎的建筑,还有停在空地上,一排排落满尘土的车。
力帆的衰落,起于一场国内企业之间的内讧。
时间回到1999年,由于国内“禁限摩”越演越烈,尝到出口生意甜头的力帆开始大举向外发展,被称作“摩托车王国”汽车购置税费过高、公共交通系统欠发达的越南,无疑是一块必争的肥肉。
以2015年为例,该年越南总人口9000多万,摩托车保有量却超过4500万,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人口900万,该市的摩托车保有量则高达700万。
进入越南市场的中国摩托企业,以性价比为主打,通过比韩国车低700美元,比日本车低1200~1500美元的价格优势,轻松抢占市场,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
那时,越南的大街小巷、城市农村,走到哪都能看到力帆、隆鑫、宗申、嘉陵这些中国制造轰鸣而过。
斗败外人之后,内斗接踵而至。企业之间互相大打价格战,尤其曾经抱团进入越南市场的重庆车企们,价格一压再压,从初进越南时800美金左右的价位一路降到170美金左右,甚至低于在国内的正常销售价格。
部分厂家为了牟利拆解走私,导致流入市场的摩托品质低劣、且缺乏售后维护,则进一步自毁长城,让已经扭曲的生态更加恶化。
压死骆驼的,是越南的消费升级和日本企业的反戈一击。
随着中国产品与廉价形成紧密关联后,日本本田等厂商开始对越南市场发布中低档产品,凭借品牌效应和配套服务,满足了越南人的“面子”。
2016年,有记者到越南的摩托车商店实地探访,店员在介绍的时候毫不客气:中国大陆产的摩托车质量不好,往往用两三年就坏了,店里已很多年不销售中国品牌的摩托车了。就连使用中国零件的日本品牌产品,都被视为残次品。
“店里有几款低端的本田摩托车,用的中国产引擎或在中国组装,但我们一般不推荐顾客购买。”
中国和日本在越南市场的占有率再一次翻转,遭遇滑铁卢的中国企业们,就此走进寒冬。
禁摩背后的万亿市场
越南也要禁摩了。
2016年6月27日,河内市党组织执行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做出决议,对限制个人交通工具提出具体时间表,河内市将从2025年开始,禁止摩托车在城区行驶——摩托车保有量过大,再不加以限制,首都很有可能变成“首堵”。
早已禁摩多年的中国,却从没停止过解除禁令的呼声。
1985年,北京最先提出禁摩,起因是一篇文章认为摩托车的污染远大于汽车。一呼百应之下,全国各大城市争相效仿,到2019年,已经有185个城市加入禁摩行列。
实际上,根据2014年瑞士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两冲程踏板摩托车的尾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其他交通工具的124倍,是当之无愧的“超级污染源”。
国内对于摩托车的污染问题也一直在加强管理,2019年7月1号起实行的《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和《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就进一步加强污染限值,两轮摩托车的THC加严程度将近50%,CO加严43%,NOx加严40~53%。
当然,被认为摩托车代替品的电动自行车在污染方面也不遑多让,德国Ifo经济研究院曾发布一份研究报告,如果把所耗电量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将锂电池生产和相关能源消耗考虑在内,电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比普通燃油汽车还要高出11%至28%。
怎么选,说到底还是看经济。
即使经历过35年的“临时限行”,中国依然有巨大的需求和市场潜力。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摩托车市场,年产量接近1500万,出口与国内销售各占一半。截至2018年,国内摩托车保有量有近8700万辆。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预计,受疫情影响,全年摩托车外贸出口或将下滑30%-50%,即便国内市场坚挺,摩托车行业全年营收也将减少20%及以上。同时,国务院相关研讨会出示的资料显示,如果解禁,全国范围内会有近一成的汽车出行转变为摩托车出行。
是否解禁,进一步开放摩托车市场撬动内需,直接关系到众多摩托车企业的生计。同时,摩托车的配套产业,比如前段时间大热的头盔,也可以趁着解禁的机会迎来一波增长。
要知道,执行三十五年来,“禁限摩”几乎每年都要在两会上被提出来讨论。不少摩托车行业利益相关者都提议,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那不如干脆试点开放“禁限摩”,科学对待城市摩托车行驶,拉动摩托车产业转型升级。
按李书福的计划,摩托车解禁以后地方政府有钱入库,就可以投资城市道路、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反过来带动汽车消费。
而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生产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后,又能舒缓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让更多资源聚焦到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上。
李书福的建议,和摩托之都重庆市工商联主席涂建华,以及四年前曾经提过解除禁摩的宗申集团创始人左宗申不谋而合。
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秘书长对这次两会充满乐观,几个委员同时提议,又赶上需要快速提振经济的特殊时期,“这次解禁概率会大一些”。
为了佐证适度放开“禁限摩”势在必行,李书福左手一个欧洲摩托车协会的研究结果:增加10%的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将减少40%的城市交通拥堵;右手搬出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摩托车的交通事故率低于汽车。
不过,截然相反的数据,一样可以找得到的。
解禁的难题
即使不考虑没有定论的环保问题,解禁摩托车依然困难重重。
犯罪率是最明显的问题,中国禁摩多年,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苦于飞车抢劫。2006年,为了严打两抢一盗,岳麓警方在长沙市橘子洲立交桥上悬挂起“飞车抢劫拒捕者,当场击毙”的横幅,后来横幅虽然取下,讨论却持续了整整一年。
禁摩限电,客观上确实能抑制犯罪行为发生,而李书福在两会上提出的“天眼”,则是在犯罪发生后的追责,二者之间不可对等。
当然,回过头看,因犯罪率上升而禁摩,本身就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并且,现在移动支付普及,暴力抢劫数量也大幅下滑,利用摩托车抢劫的风潮也早已消逝。所以,我们需要抛开这些问题,关注当下和未来。
摩托车灵活、性价比高,可普及率也极高。因此如若解禁,必然会出现汹涌的摩电大军。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交通规划与疏导水平,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要知道,在禁摩令最为严格的广州、深圳等地,道路规划伊始就忽略了摩托车出行问题,要解禁,政府需要预留时间重新规划,调整交通设施规则,制定新的驾考标准,进行交通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对警力的要求也会大幅提高。
也就是说,这些规划与配套,从来就和摩托车无关。而且上百万计的摩托车穿梭在城市里,由此带来的拥堵、治安、冲突、警力不足,甚至是停放,都成为政府部门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不然,你可以参照一下共享单车对公共空间的占用。
问题很多,但政府并不喜欢这些问题,政府要应对,只会是一刀切。所以,完全解禁,至少在当前并不可行。
但销售摩托车带来的税收却很可观。
摩托车购置税,一般是在上牌时缴纳,税率是机动车发票总金额扣除17%后的10%。按一辆摩托车售价一万五算,国内市场卖出的一辆摩托车购置税1245元,哪怕几个城市增加1000万辆,也可以多出125亿的税收。
内需要撬动,但问题也要解决,最理想的情况,是选择一些城市进行试点,制定完备驾驶人员考核、道路保障、城市管理机制以后,再由试点城市向外推进。
一刀切是容易的,但一切到之后的修修补补,难免要付出代价。别忘了,禁摩的城市,大多是省会、一线城市或发达城市。人口基数极大。
就算到了到了必须逐步试点的时刻,该走的路,也得一步步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