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我国小型房企迎来巨大考验,与此同时,房企开启了融资狂欢。
据Wind数据,2月下旬的两周时间内,地产债一级市场发行总量约300亿元。美元债更是早于境内债券,从年初以来就持续火爆。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仅2月份的发债次数就达到2019全年发行量的一半。
在这一背景下,河北保定的一家“迷你”房企——鹏润控股,准备赴港上市,已递交了IPO申请书。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强者恒强,许多小型房企退出了赛道,而鹏润控股却实现了逆势高增长。但在数据背后,却存在诸多疑团。
实控人手握29张银行卡
私人账户收款7亿
鹏润控股是一家“夫妻店”,招股书显示,实控人张中华在公司中担任董事会主席、CEO及执行董事,其妻李红担任财务总监及执行董事,两人一个掌大权,一个管财务。
而张、李二人及其子女共同成立的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公司99%的股权。
这种家族式的管理,让鹏润控股的财务出现了违规行为。
根据我国公司法,除法定的会计账册外,不得另立会计账册。对公司资产,不得以任何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自2016年1月起,根据保定市适用法律及法规,出售物业所得款项(预售所得款项)必须直接存入指定控制账户。
然而,鹏润控股却以14名人员的个人名义、在7家银行的不同分行开设了29个个人银行账户。这些个人账户收取的现金,主要用于预售活动产生的所得款项,支出的款项主要用于经营开支付款。
这29个个人银行账户,均由张中华最终控制并实际拥有。14名人员包括:附属公司的2名雇员、张中华所控制关联公司的9名雇员、张中华的2名亲属、张中所控制关联公司雇员的1名亲属。
直到2019年6月30日起,公司已停止使用所有个人银行账户。自2020年2月1日起不再通过非指定控制账户收取预售所得款项。
2017年至2019年前10个月,鹏润控股通过个人银行账户收取的预售款总额分别为3.21亿元、2.71亿元和1.21亿元,总计超7亿元。分别占公司收取预售所得款总额的67.1%、28.0%和11.7%。上述同期,个人银行账户的付款分别占公司营运支出总额的3.4%、5.1%和少于0.1%。
对此,招股书中给出的解释为:可更灵活地存入及提取现金,并促进日常现金流动性。
但是,从税款缴纳的角度出发,这种通过个人账户存取资金的方式,却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有不少企业试图利用私人账户“避税”,有很多企业已经因此而受到处罚。
张中华所掌握的29个个人账户是否存在避税问题,暂无法查证,但作为一家公司,长期通过这种方式运转资金,确实有瓜田李下之嫌。
业绩、负债“过山车”
递表前集中派息5600万元
鹏润控股的主体,是河北鹏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河北鹏润”),成立于2009年4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起初在保定的白沟新城开发物业,2015年布局高碑店。根据招股书资料显示,鹏润控股在白沟新城及高碑店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项目仅9个。
2017年4月时,雄安新区正式成立,而白沟新城毗邻雄安新区,随后鹏润控股加大拿地力度。招股书显示,2018年公司收购土地总数为16个,涉及的总建筑土地面积约为11.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6.88%,公司近40%的土地储备在雄安新区成立以后获得。
鹏润控股搭上了政策的快车,公司扩张较快,但公司业绩却如同过山车一般骤升骤降。
招股书显示,2017年及2018年,鹏润控股的收益分别是3.57亿元、2.24亿元;2018年前10个月月及2019年前10个月月31日止10个月,鹏润控股的收益分别是0.4亿元、5.63亿元。第一年同比下跌37.2%,第二年同比上涨1315.9%。
纯利方面,2017年及2018年,鹏润控股纯利分别为9408万元、2229万元;2018年前10个月及2019年前10个月,鹏润控股纯利分别为-497万元、2220万元。
对于过山车似的销售业绩,鹏润控股解释称:是由于鹏润·美墅家一期的交付,该项目是以高端客户为对象的联排房屋,具有较高的平均售价。
同样上演过山车的还有负债比率,招股书显示,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截至2017年底为57.3%,到2018年底增加至76.9%,但截至2019年10月31日,鹏润控股的“资产负债比率”大幅减少仅剩5.7%。
“资产负债比率”大幅波动,主要因为公司的有息负债变化巨大。
招股书中,鹏润控股仅有一项计息借款:
2017年11月,公司为鹏润·原著一期项目拿下一笔1.6亿元的信贷额,2020年11月到期。
2017年公司动用7000万元信贷额,2018年公司动用了6310万元信贷额。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的有息负债总额达1.11亿元。
2019年10月底前,公司便偿还了9000万的有息借款。
2019年12月,鹏润控股已偿还于所有未偿还本金及相应利息,有息借款归“0”。
也就是说,在递交IPO申请书之前,鹏润控股紧急清空了自己的有息负债。
鹏润公司的紧急操作除了清空借款,还有派息。
招股书显示,于2017年12月,河北鹏润向其当时的股东宣派股息人民币5600万元,已于2019年6月以现金悉数派付。
2017年12月,公司涉及的股东有杜海波、长盛投资、保定礼贤,但实际持股人均是张中华。
值得注意的是,鹏润控股的股权腾挪十分频繁。
2009年,张中华及高秋生分别持有河北鹏润持有80%及20%股权,其中高秋生所持股份为帮张中华代持。
2011年,代持人换成了杨建永。
2013年,杨建永将河北鹏润20%转让给长盛投资,同时张中华将河北鹏润80%股份转让给长盛投资和杜海波。
2017年12月,杜海波撤出,把持有河北鹏润5%股权转让给长盛投资。紧接着长盛投资把持有河北鹏润100%股权转让给保定礼贤。保定礼贤当时由张中华全资拥有。
最终,2019年4月,河北鹏润增资,引入投资者张铭辉。招股书递交前,张中华、李红和张铭辉分别持有鹏润89.1001%、9.9%及0.9999%股权。
伴随偿还有息债及现金派息,截至2019年10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123.9万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