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你的解释亦或是借口都毫无兴趣,因为我相信我不会从中得到答案。"
俄乌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恶果,正在逐渐显现。
长久以来,因为对外部能源高度依赖,整个欧洲就像瘾君子一般——毒品带来的愉悦终究是虚幻,一旦失去,随之而来的不止是空虚无力,还有身体内部无法预料的反噬。
虽然还没有效仿英美推出 " 禁油令 ",但因为战争的连锁反应,欧洲燃油市场已经乱了阵脚。
01
声声炮火,航空中断,物价飙升。尽管本土并无战火,但几乎所有欧洲人,都感受到了战争的硝烟。
" 政府已经失灵,燃油和商品价格已经不受控制。"
" 让我们的经济慢慢死亡吧,政府只会火上浇油。"
……
在西班牙马德里大街上,在示威人群手中的横幅上,类似的话语到处都是。人们呼吁政府出面强势调控市场价格,保证民用物资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
否则," 西班牙将彻底崩溃 "。
他们的疯狂,自然不是偶然。在欧盟所有成员国中,西班牙的能源涨幅是最惊人的,短短时间便达到 72%。而在这背后,是数以万计的西班牙司机,无法负担高昂的燃油价格,不得不停止工作。
目前,西班牙全国货运已经中断超过一周。
除此之外,西班牙各种依赖进口的原材料,也因为战争和一系列制裁举动,被迫中止,导致终端商品价格疯狂上涨。
更加之,西班牙生态部和农业部的新政策,又引发出大量农牧业、狩猎相关的争议。
三者叠加,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供应链近乎中断,大量民用商品不仅贵得离谱,而且短缺,普通人的生活、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难以为续。
忍无可忍,成千上万的农民、牲畜饲养人、猎人、斗牛饲养者,以及来自各地的其他团体,乘坐 1500 辆公交车赶往首都马德里参加游行。
根据组织者提供的数据,大约有 40 万人参加这场抗议活动。
他们的游行示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反对能源价格暴涨、乌克兰战争以及交通司机的罢工行为。
而大规模的游行,终于将所有不满的声音推向最高潮。
而这些,仅仅是欧洲现状的缩影,还有更多国家面临同样的困境。
西班牙作为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人均 GDP 接近 3 万美元,在欧盟内部的分量更是举重若轻。连西班牙都无法承受了,其他国家又能好到哪里去?
在德国,大量卡车司机聚集在一起,数英里长的车队堵在交通要道,上演 " 卡车抗议 " 活动。
在法国,渔民封锁码头和航线,农民们则驾驶着自己的拖拉机堵住街道,以此要求政府出面控制燃油价格。否则他们将不再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抗议。
希腊,意大利,波兰……类似的情景到处都是。
另一方面,油价飙升,推高通胀,普通民众的生活难以为继,却让富人们吃得满嘴流油。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自 2 月 24 日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上涨了 32%,美国油气富豪的个人财富则增长了 2390 亿美元,涨幅达到 10%。
对比何其强烈。
此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除了能源短缺,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
现在可是春耕的季节,而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持续的战火不仅导致错过播种时间,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涌入欧洲,新一轮难民危机近在眼前。
而到今年冬天,欧洲将最先面临粮食危机,与能源短缺一同推高本就高企的通胀,使得经济雪上加霜。
而人吃不饱饭,自然会闹事。搞不好就是星星之火,将呈现燎原之势,这也许并非夸大。
这一轮配合美国实施的制裁行动,最受伤的不是俄罗斯,反而是欧盟自己。内部爆发了如此严重的矛盾,能有多少国家挺过去,现在还是未知数。
甚至,这个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联盟,也会走向破裂。
02
舆论煽动是一把双刃剑。
现在整个欧洲的媒体论调,都将俄罗斯塑造成一个邪恶帝国,乌克兰则是备受欺压的白莲花。对大量涌入本国的乌克兰难民,主流舆论导向,也是接收并善待。
然而,这一轮难民潮才刚刚开始。目前乌克兰难民数量已超过 300 万,据联合国难民署预测,未来将有多达 1000 万乌克兰平民西逃。
当这些人真正融入到欧洲人的生活,抢了本地人工作的饭碗,右翼保护主义的浪潮,一定会被激发出来。
回想 2015 年,整个欧洲不过接纳了 100 万难民,就酿成了难民危机,彻底摧毁了欧洲集体安全的幻觉——事实证明,面对百万难民,各国能做到的只是闭门自保,欧盟并没有维护欧洲安全的能力。
而如今的宏观形势,比当年更糟糕,难民的数量也远超当年,结成的恶果,很可能比当年更严重。
实际上,自 2008 年以来,欧盟内部许多国家其实很困难,比如法国就一直没有走出次贷危机的影响,结果又被疫情重伤,现在还碰上俄乌战争,可谓极度难受。
不过,法国还有钱有底蕴,欧盟内部更多其他国家其实困难,多国仍没有摆脱债务危机的影响,一旦这些问题集中爆发后,不少欧盟成员国恐怕无法挺过去,执政党垮台也是有可能的。
这也是欧盟的一大危机之一,或许数年前英国脱欧才是开始,更多国家脱欧已经有了现实可能。
好巧不巧,今年刚好是法国大选之年。勒庞等右翼势力主张退出欧盟、退出北约、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而这在整个欧洲的呼声,一直不低。
除了勒庞,法国政坛还有一个更保守、更右的泽穆尔。据最新的民调显示,这两位极右翼候选人的支持率,加起来已经超过现任总统马克龙,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若是,法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出现全面右转保守化的黑天鹅,昔日的欧盟三巨头德国、英国、法国,三去其二,欧洲一体化还能走下去吗?
犹记得,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国脱欧公投第二天,勒庞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表示祝贺。她背后的海报上,赫然写着:英国脱欧完成,现在到法国了!
这一预言,今天来看,难保不会成真。
我们由此可见,所谓的欧洲团结,可能只是个笑话。
在你推我攮的环境中,欧盟的失败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或者说,能成功才是见鬼了——各方尔虞我诈,没有谁真正愿意为了欧洲做出牺牲。
历史也一次又一次在证明这一点。
经济危机时,北欧国家会对南欧国家见死不救;上一轮难民危机时,东欧国家纷纷闭关锁国拒绝难民分配;在疫情疫情,各国禁止医疗物资出口保护本国需求。
尤其是,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恶化、能源危机、粮食问题愈演愈烈,各国政府必然优先考虑本国民众的医疗安全。欧洲团结的口号也将如同风中残烛般随时熄灭。
恍如空中楼阁,了无希望。
03
刚刚过世的保守主义者斯克鲁顿曾经说," 当人们试图超越民族国家,建立某种跨国政治机构时,……其结果就是像今日欧盟那样的不负责任的官僚机构。"
欧盟今日之处境,完美符合斯克鲁顿的嘲讽。
曾几何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陆一片焦土,各国经营下定决心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于是,他们开始寻求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自由民主国家联合起来通往永久和平。
这一理论对当时的人们很具有吸引力,最终构造出今日被称之为欧洲价值观的东西。
最初,法国人提出成立煤钢共同体,使用意大利缎带、比利时装订、法国印刷、德国墨水、荷兰纸张,总部放在卢森堡,以此来体现欧洲合作精神。
不得不说,这个形式一打开,所有人都尝到了甜头,于是有陆续推出共税共同体、农业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乃至最后的货币共同体。
原本,美国在背后推动欧洲一体化,是为了在牵制苏联的同时,实现对欧洲的控制。然而在冷战结束后,失去最大威胁的欧洲各国,认为美国再也无法要挟自己,获得了空前自由。
于是欧元诞生的那一瞬间,一个工业实力、教育、科技、体量均可比肩超级大国的经济体,就这样破壳而出,并逐步吸纳更多东欧国家加入,实现影响力扩张。
昔日的仇敌放下仇恨,团结为一个经济体,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欧洲一体化的象征,也是全球一体化的榜样。
但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自诞生起就不太好运。
当敌人死去,曾经最强的盟友,转眼就成为最强大的敌人。
于是,刚刚通过广场协定处理完日本问题的美国,决定把战争烧到欧洲去。具体来说,就是那个一战的祸乱之源:巴尔干半岛。
1999 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战争爆发,欧元汇率一度暴跌 30%。
与如今的局面,颇有些类似。
随后,08 年经济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互抢物资的混乱疫情时代,在加上如今的能源短缺通胀飙升,欧盟 GDP 已经连续多年停滞,终于在今年被中国超过。
随着经济增长的停滞,欧洲国家发现自己没有享受到红利,反而丧失了独立的财政政策,使得很多国家丧失了刺激经济的财政手段。
这一危机的最高潮,就是希腊被迫接受欧盟紧缩财政政策。
随后 15 年的难民危机,则彻底摧毁了欧洲集体安全的幻觉——事实证明,面对百万难民,各国能做到的只是闭门自保,欧盟并没有维护欧洲安全的能力。
实际上,因为有波兰、立陶宛、罗马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作为缓冲,俄罗斯与欧盟之间,本可以协力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美国无法坐视这种事情发生,主导北约东扩,加上以普京为代表的强硬派崛起,俄欧合作空间被大大压缩。
但即便如此,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仍有 40% 以上是欧元,整体经济重心始终向欧盟倾斜。
双方相爱相杀,谁也离不开谁。
然而,自俄乌局势恶化后,全球市场震荡。美元一路上涨,欧元虽然不像卢布一样惨,却也是持续贬值不止。而能源价格又在上涨,这等于变相吞噬欧洲人的财富。再加上各路资本大量流出,欧洲国家现在真的很难。
04
1347 年,随着蒙古大军的长期围困,躲在卡法城墙下的热那亚人愈发感到不安。鞑子大军射到城内的不单是病死的尸体,更给围墙内的人们带来对于死亡不可名状的恐惧。
在巨大的压力下,这些热那亚人逃到西西里,给欧洲带来史上最大的瘟疫。甚至隔离 quarantine 这个单词本身就来自于 quarantino 这个意大利语单词。
历史总是以某种讽刺的方式完成奇妙的循环。
近期,法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等国民众全然不顾疫情恶化,纷纷聚众示威抗疫收紧防疫措施,荷兰更是爆发屋里骚乱,社会秩序乱成一锅粥。
从某种程度上看,欧洲人的做法不无道理——从古希腊时代起,欧洲人对患病的人,都有一种歧视心理:他们认为只有天生基因低劣的人,才会生病,也因此,病人长期遭到社会排斥。
尽管过了数千年,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明,但在欧洲人潜意识中,还是不愿意被当做病人看待,更害怕被隔离。
这里,我们说的是人,又何尝不是整个欧洲社会的心态。
时至今日,和平的年代其实从未长时间延续,对于此后一切不同的政见、一切不同的可能性,只希望多一些看得见的安慰与未来,少一些离别与伤痛。
三月下旬以来,港 A 市场的投资情绪逐渐回升,互联网强势大反弹,后续市场有哪些关注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