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8年,承载腾讯电商期待的京东,被体面地提了“分手”。
12月23日,腾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以“实物分红”方式,将所持有4.57亿京东股票派发给股东,价值近1300亿港元。完成后,腾讯将退出京东大股东位置,腾讯总裁刘炽平将卸任京东董事。
由于此次“实物派息”涉及腾讯原先持京东股票近九成,或造成事实性退出,于是也被视作一场“变相清仓减持”。
反垄断大势下,曾大肆跑马圈地、拉帮结派的互联网巨头,或将迎来“和平分手”季。但为什么要腾讯采用“实物分红”的方式,直接向股民送京东股票?
千亿分红,剥离京东
根据公告,腾讯将向合格股东派发4.57亿股京东股票,相当于腾讯持有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约86.4%,以及于2021年12月21日京东集团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4.7%。
以公告前一日(12月22日)京东港股收盘价279.2港元/股计,腾讯此次用京东股票中期派息,规模约为1284.32亿港元。
截至2021年2月28日最新数据,腾讯通过全资子公司黄河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京东5.27亿股A类股票,持股比例为16.9%,为京东第一大股东,享有4.6%投票权。此次派息完成后,腾讯持有京东的股权将从16.9%降至2.2%,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将卸任京东董事。
同时,持有13.5%股权的刘强东,将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其余股东中,沃尔玛持股9.3%,拥有2.5%的投票权;员工持股平台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股0.7%,拥有3.9%的投票权。
对于“变相减持”的质疑,腾讯回应称,投资发展期的成长型企业一直是主要战略方向,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目前腾讯也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不过,腾讯在股权层面的退出,或对京东的实际经营影响不大。
业内人士指出,虽为第一大股东,但腾讯持股最高时也仅拥有约4%的投票权,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长期拥有对京东约80%的投票权。
“腾讯把股票都送了,京东股权更分散,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力也将进一步强化。”
为什么“实物分红”是双赢?
“21股腾讯,分1股京东。”这是腾讯给股东的分红“礼包”。
事实上,这也不是腾讯控股首次采用实物派发股息。早在2018年12月13日,腾讯就宣布分拆腾讯音乐独立上市,并向股东分派特别股息约2.5亿港元。
其中,每持3900股符合资格的股东将获分派1股腾讯音乐ADS,或获得相当于腾讯音乐发售价的现金款项。持股不足3900股的股东将按每1500股分派现金39港元,余者按每500股分派现金13港元。
需要补充一点,投资者此前多有猜测,腾讯在财报中有“藏利润”嫌疑。
例如,京东长期作为腾讯的联营企业,二级市场的股权增值却未曾体现在腾讯的利润表上。而且像京东这样作为联营企业的股权,腾讯总共有2345亿。这部分按照已上市企业的公允价值(市值)为1.15万亿,较原先投资价值增长幅度已接近5倍。
图片
于是,市场认为,此次腾讯将京东的投资按照公允价值“派息”,相当于“变相”释放利润,对于股东和腾讯是“双赢”。
另一方面,若按照二级市场、协议转让等手段将京东股权转让出去,虽然腾讯能获得大额的投资收益,但该收益作为“利润项”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再将减持所得收益,通过分红发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投资者也需要缴红利税,多过了两道关。
这也意味着,若腾讯直接分京东股票给投资者,或能省去两道缴税流程,不过这点尚有争议。
有分析人士指出,按中国税法,实物分配股票也是要缴企业所得税的。腾讯分配京东股票给股东,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该分为两个交易,一是出售京东股票,获利部分缴企业所得税;二是股东获得京东股票后出售,缴20%的个人所得税。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腾讯的上市主体注册地不在中国大陆,不适合中国的税法。
就在投资者一片拍手叫好之际,还有私募基金经理泼了一盆“冷水”:“以后投港股就要小心了,你投的公司公司投资失败的结果,让你通过股息承担。并且如果有些股票没有流动性,出不了手,正好以后可以硬塞给股东。”
这样的事情已有先例,例如2019年起,上海实业控股(HK:00363)连续两年派发特别股息,每股派0.22港元+0.2股上实城市开发(HK:00563)股票。
但从交易软件来看,近一年上实城市开发的日交易额在百万左右,甚至有部分时间日交易额在百万以下,这样的流动性对于持股较多的股东无异于“灾难”:手里的股票缺乏足够的流动性。一旦甩卖,股价有可能被打到极低的位置。
此外,房企同样热衷于派发实物股息。碧桂园服务在2018年上市的时,母公司通过特别分配,每8.7股股份分派1股碧桂园服务。融创中国则在2020年融创服务港股上市的时派发实物股息,每持有31.08股股份获分派1股融创服务股份。
相对港股而言,A股市场没有派发另外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股息的先例,但有“实物分红”。
上市公司向股东“派送实物”始于2013年4月。南方黑芝麻给持有10手以上股票的股东每人发放黑芝麻糊。同月,量子高科紧跟效仿,向股东派送子公司生和堂的产品龟苓膏,但被指有清库存的嫌疑。
根据彼时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文件,实物分红并没有被纳入,也就是说,这是企业“自导自演”的“实物分红”闹剧。
关于此种实物分红,一直有着不小争议。有投资者认为,实物分红也是企业的资产,转了一手相当于还是股东买单,并且实物不像现金一样被所有股东认可。此外,公司针对10手以上的股东分配,或违背了同股同权的原则。
反垄断下的“瘦身”
而腾讯与京东分手事件本身,也颇值得咀嚼。
2014年3月,腾讯在京东登录美股前夕进入,占上市前普通股15%。由此开启了长达8年的并肩作战,而这场联姻也并非“一拍即合”。
彼时,京东方面提出的方案是:腾讯将B2C电商业务易迅并入京东,微信和腾讯电商开放平台向京东倾斜流量资源,而对应的是,京东出让20%左右的股份给予腾讯。
在2018年的一场采访中,刘强东曾主动透露合作细节:“腾讯不舍得放弃自营电商,于是拉锯了两年,最终因‘打不过’还是决定投。”
而8年前,正值腾讯与阿里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借助投资、并购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
“能发挥社交流量红利的,腾讯都想做,自己做不好就会投。”有接近腾讯的人士这样形容当时盛况,“腾讯掌握着钱和流量资源的双重话语权。能抱上腾讯大腿的公司,估值股价就会暴涨。如果竞争对手‘上岸’了,你就死了。”
而关于腾讯“战略入股”的常规形式,业内人士指出,腾讯通常不谋求控股,而是喜欢以高股份比例位居二股东,比如艺龙、搜狗、大众点评,股份都在20%以上,加上一些业务捆绑,实际话语权不少。
而今,在反垄断监管要求下,占据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的“腾讯系”,或将成为过去式。
11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43起对互联网巨头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的行政处罚决定。这也2020年底强化互联网反垄断执法以来,集中处理数量最多、横跨时间最长的一批历史经营者集中案件。
此次集中处理的43起案件,横跨互联网巨头大举并购扩张的十年,涉及阿里、腾讯、百度、京东、滴滴、字节跳动、美团等几乎所有大厂。其中,腾讯以13起的数量位居榜首,高于阿里,占到该批案件总量的30%。
可以看到的是,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腾讯近期内部整改,外部割席,动作频频。
对内,于9月17日工信部“整改限期”当日,微信发布《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调整声明,开始实施第一阶段互联互通。11月29日,微信公布了第二阶段互联互通方案,群聊中也将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链。
对“外”,除了京东,腾讯近期还与知乎割席,似乎正为投资版图“瘦身”。
12月21日,天眼查数据显示,知乎主体公司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腾讯、搜狗等股东推出股东行列。
展望后市,市场纷纷猜测,继京东后,接下来美团、拼多多、快手、b站、唯品会、永辉、58同城、同程艺龙、富途、众安在线等其他“腾讯系”互联网公司,是否也将迎来“被分手”的命运?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分手预期,或也等于腾讯继续“释放利润”的有力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