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微软,暴雪还能回中国吗?

来源:金角财经2023-10-18 17:30阅读:9647

历时22个月之后,游戏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终于落地。

伦敦时间10月13日,英国监管机构CMA宣布批准微软对动视暴雪的收购。同日,微软游戏游戏执行官Phil Spencer就迅速发出公告:收购已经完成,我们正式欢迎动视暴雪及其团队来到 Xbox。

微软的官宣视频,来源:Xbox官网

微软的焦急不难理解,因为如果在10月18日前未能完成收购,微软将需要支付30亿美元赔偿金,所以即使美国FTC目前仍在对该项交易进行听证会,也无法阻碍微软宣布收购成功。

按照收购协议,这笔交易涉及金额约为687亿美元(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在完成收购之后,微软将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游戏公司,仅次于腾讯和索尼。

为了完成这笔交易,微软将热门游戏《使命召唤》留在了索尼,将动视暴雪的云游戏版权给了育碧,甚至还友好表示“我们现在已经越过了最后的监管障碍,完成了这次收购,我们相信这将使全世界的玩家和游戏行业受益。”

然而资本往往逐利,在主机市场和云游戏市场进行让步的微软,恐怕有着更大的野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暴雪离中国还很远

收购完成的新闻传出之后,微博评论区看到最多的一句是:“回来吧守望先锋,我最骄傲的信仰”。

《守望先锋》是动视暴雪的著名游戏IP之一,一度能够与前段时间刚刚斩获亚运会铜牌的大热游戏《英雄联盟》相提并论。但随着动视暴雪与网易在今年1月之后,终止了持续14年的代理合作,动视暴雪旗下大部分游戏已经在中国停运。

在此之后,动视暴雪先后传出要与腾讯、字节跳动等合作的风声,但最终都是无疾而终。

如今,微软终于完成了对动视暴雪的收购,对于对中国市场垂涎若渴的微软来说,回归只是早晚问题。

目前而言,动视暴雪回归的两大障碍都已经消失或是即将消失:其一正是尚未完成的收购,当时就有报道指出,暴雪与网易之所以未能继续合作,原因之一就是收购正在面临监管压力,而动视暴雪不愿因为压力而在合作中进行让步;其二则是动视暴雪的CEO Bobby Kotick,报道称其主导提出了让网易不可接受的条件。

而在收购完成后,动视暴雪的员工内部信指出,Bobby Kotick最多也就留任到年底,之后动视暴雪将完全交给微软。

不同于动视暴雪这块“烂摊子”,完成收购之后,作为世界第三大游戏公司的微软,无疑更有吸引力,而微软可以考虑的合作对象也有不少。

《守望先锋》人气角色猎空

目前来看,无论是基于过往14年的合作经验,还是目前仍在与动视暴雪合作的《暗黑破坏神·不朽》,竞争力最强的依旧是网易。另一边,网易还在代理微软的《我的世界》。在没有了Bobby Kotick的障碍之后,双方完全可能达成比之前更广泛的合作。

其次是腾讯。作为国内乃至世界第一大游戏厂商,腾讯既需要动视暴雪的IP库来充实自家的Wegame商店,之前同样是有合作过《使命召唤》手游,而且挖走在身后紧追不舍的网易的合作对象,对腾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除此之外,市场曾传言完美世界、阿里、字节等都有可能参与到这场争夺战之中。其中最有动力的可能是阿里与字节,作为国内头部互联网大厂,二者多年以来都打算大举进攻游戏市场,可惜却一直未能挤进腾讯、网易、米哈游组成的第一梯队。

回看当年,九城与网易都因为代理暴雪而声名显赫,即使不考虑盈利水平,暴雪的游戏对于两者来说都是毫无疑问的香饽饽。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国内的游戏发行政策,代理协议结束之后,重新签订代理合作的游戏仍需要再次申请版号。

这意味着,即使第二天微软就宣布已经为暴雪找好了合作方,距离游戏回归仍然有很远的路要走。

云游戏的大棋

微软为了这次交易的达成,可谓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

在英国监管机构CMA的公告中就提到:通过将动视暴雪的云游戏版权出售给育碧,我们确保微软无法垄断这个重要且快速发展的市场。随着云游戏的发展,这种干预将确保人们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选择。我们是全球唯一一家取得这一成果的竞争机构。

这段话的背景,是微软在收购达成之前,已经将动视暴雪的云游戏版权出售给了育碧,其中包括了动视暴雪目前拥有的所有游戏以及未来15年内将发行的所有游戏。

育碧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 Chris Early随后表示,育碧将在未来把动视暴雪游戏引入 Ubisoft + 订阅服务,并向云游戏公司、服务提供商和游戏机制造商授予这些游戏的云游戏权限。

换句话说,未来如果想通过云串流的方式游玩动视暴雪的游戏,不是要去找微软拿授权,而是找育碧。

目前,该协议的具体内容尚未由更多的透露,我们并不清楚除了欧盟之外,这一协议还包括哪些地区。但很显然,微软至少是在欧洲部分放弃了云游戏这一块蛋糕。

这对微软来说难能可贵,因为微软旗下的xCloud正是英国云游戏市场占有率排第一的平台。

不依赖硬件的云游戏正在成为趋势

大胆的推测是,微软可能会把目光投向中国。

根据中国信通院与IDC的一份报告,2022年中国云游戏市场收入已达6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4%;全球云游戏市场收入已达23.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4.98亿元),同比增长72.8%。

艾瑞咨询则指出,中国云游戏平均月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7000万人,同时预测云游戏用户规模未来几年将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2025年将超过1.8亿人,云游戏市场规模在整体游戏市场的占比将达到7.2%。

但云游戏并非是微软这盘大棋的终点。

云游戏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游戏内容提供商、硬件提供商、云计算服务商和网络运营商,下游为终端厂商和游戏终端玩家。

微软的终极目标,可能是通过云游戏撬开中国庞大的云计算服务市场——这会是一个比游戏更大的市场。

微软剑指移动端

微软更大的野心,放在了移动端上。

在最新一期的Xbox 博客上,Phil Spencer就表示,游戏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平台,并强调了跨不同设备连接玩家的重要性,动视暴雪会帮助Xbox建立一个无缝且包容的游戏生态系统。

毕竟移动端市场实在太香了。

数据显示,在游戏市场阴晴不定的现实下,手游却成为了目前整个游戏行业最大也是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2022年,全球游戏玩家在手游上的支出达到932亿美元,超过游戏玩家在游戏机和电脑游戏上的支出总和——871亿美元。

在次世代的游戏博弈中,微软基本确立了利用多终端游戏订阅服务改变主机游戏以“主机售卖+游戏买断”模式为主体的战略。因此,做大做强传统3A游戏大厂所不擅长的移动端市场,将有助于上述战略的落地。

相比索尼与任天堂这两个老对手,微软体内流淌的是操作系统与云计算的血液,“主机售卖+游戏买断”模式在本质上还是硬件售卖的思维,而微软擅长的是软件服务及一体化解决方案。

简单点理解,即微软在竞争对手所确立的规则内进行商业行为,是一个不断适应、模仿、追赶对手的过程,故微软此前在游戏圈内昏招频出。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各类PC/移动终端的普及,微软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可以将游戏行业拉回软件服务思维的机会,即游戏订阅体系。

微软直接利用自己在Windows上的优势来整合游戏主机、PC、移动设备,弱化各个硬件终端的边界,最终实现以XGP为主体的“多端共享订阅制”。

但弱化各个硬件终端边界是一个长期战略,前提是微软要在各个重要硬件终端均有重要布局。

目前,微软的游戏主战场基本便只停留在PC和游戏主机,在移动端仅有的成功个例,仅有《我的世界》和《辐射避难所》——两者都是收购开发商而来,前者花了25亿美元,后者花了75亿美元。

与3A游戏一样,移动端游戏的市场格局早已固化,通过收购在移动端发力是微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微软旗下手游《Minecraft·earth》

动视暴雪虽然入局不算早,近几年也在移动端的布局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发行数年的《使命召唤手游》累计收入已经超过了30亿美元,《暗黑破坏神·不朽》则在一年内收获5亿美元营收。动视暴雪的另一家子公司King,也因为畅销手游《糖果传奇》在第二季度营收达到7.47亿美元。

2023年第二季度,动视暴雪的营收之中,手游已经以9.43亿美元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则是PC游戏的5.94亿美元和主机游戏的5.56亿美元。

而暴雪在移动端仍有许多挖掘的可能。

比如即将推出的魔兽IP手游《魔兽大作战》,早前因为与网易合作终止而胎死腹中的魔兽世界手游等等。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因为缺乏自研游戏而伤脑筋的头部大厂,暴雪手上还拿着一手好牌——《守望先锋》、《星际争霸》等一系列尚未移植到移动端的IP大作。

可以预见的是,参考《暗黑破坏神·不朽》和《使命召唤》手游这两个已经成功的案例在前,寻找更多可能的合作方进行IP移植,必然是微软带着暴雪回归中国的重点方向。

微软,现在真正成了一只抱着金蛋的母鸡。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