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申请了公募牌照的明星私募都怎么样了?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2021-03-04 08:33阅读:4999

3月2日消息,根据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境内146家公募机构管理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9.89万亿元,逼近20万亿大关。而规模的暴涨得益于权益基金的大爆发。

在2020年爆款权益基金盛宴中, 头部公募凭借规模效应大收管理费,全年赚得盆满钵盈,但部分小基金公司却在行业马太效应下惨淡度日。而那些被公募庞大市场和发展机遇吸引的由“私转公”的私募发展似乎也不尽如意。

事实上,“私转公”的过程是漫长且艰难的,朱雀基金就经历了2年的漫长等待,而同样是老牌私募的重阳投资,则在2017年4月选择了放弃。据统计,自2016年7月,鹏扬基金首次获批“私转公”后,截至目前国内仅有6家私募基金成功转为公募,分别是鹏扬、凯石、博道、弘毅远方、朱雀、同泰。

而无论从规模还是业绩看,这6家私募基金因新成立、缺乏号召力远被大型公募基金甩在身后,除此之外,各家不乏投研团队人数少、实力弱等硬伤。

6家私转公基金规模“垫底”,人才短缺

与演员“优则导”类似,部分私募基金在规模和业绩齐升之际,有转公募的“野心”。

尽管私募转型成为公募之后,会因为过往实力自带一时光环,但由于公募面临相对收益,考核年限较短,投资者不太理性等问题,多数私转公的业绩和规模反而不如此前。

从实际管理规模来看,规模最大的是最早“私转公”的鹏扬基金,截止2月2日,其规模也仅为741.56亿,不抵明星基金经理张坤一人的管理规模(四季度规模达1200亿)。

而从6家“私转公”公司来看,角色转换带来的“成绩”也是差异悬殊。据天天基金网最新数据,除鹏扬、博道、朱雀3家在管基金规模超百亿外,另外3家机构的管理规模均不大。其中弘毅远方发行基金数最少,仅7只。而凯石作为第二家私转公的基金公司,目前规模仅9.58亿,排名垫底。

事实上,从6家私转公基金公司可以看出,无论是基金管理人人数还是平均任职年限上均有限。其中鹏扬基金基金经理人数最多,为13人,其余均低于10人,同泰基金最低,为4人。

此外,由于成立时间短,除了规模较小外,各家业绩分化也较为严重。从2020年收益来看,除鹏扬、朱雀个别产品去年表现靓眼,收益率有达100%,其余表现一般,去年收益率大部分在20%-59%徘徊。

鹏扬基金:股债比例严重失衡

在这个爆款权益时代,公募基金重点普遍倾向权益类基金,但规模远超其他5家私转公公司的鹏扬基金,却存在债股比例严重失衡现象。

具体来看,总规模741.56亿中债券型基金以435.92亿的规模占据了半壁江山,而股票型基金仅1.77亿元,混合型基金为292.46亿元。

这背后或与创始人杨爱斌重债轻股和公司权益管理人才缺失不无关系。

资料显示,鹏扬基金由杨爱斌于2011年创立,2016年转型公募,期间公司规模扩大至400亿元,彼时鹏扬就成为了债券私募中的翘楚。

而此后,作为公司创立者和基金经理,杨爱斌管理的8只基金产品中就有6只为债券型基金,其中任职回报最高的是鹏扬汇利债券A,成立以来收益率24.37%,近一年收益率6.05%,另外两只是混合型基金,但表现平平,在行业处于“垫底”。

另外,从鹏扬官网可以看出,公司目前管理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仅邓彬彬、罗成、张望、赵世宏、施红俊5人。虽人丁稀少,但其中不乏业绩表现靓眼的,如赵世宏管理的鹏扬景升A、邓彬彬管理的鹏扬核心价值灵活配置A和施红俊鹏扬元合量化大盘A成立以来收益率均高于100%。

不过即便如此,公司权益类规模仍难以上去。2020年全年鹏扬基金所发的权益类新基仅有偏股混合的鹏扬红利优选和灵活配置的鹏扬景泓回报。而截至去年四季度,两个基金份额仅5亿左右。

事实上,相比杨爱斌在债基地位,鹏扬缺少的或是明星级别权益类基金经理,从履历看,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从业时间最长不到5年。

朱雀基金:人才“短缺”致总经理梁跃军亲自“挂帅”

资料显示,朱雀基金的控股方朱雀投资成立于2007年,规模早已超过百亿,是曾经的明星私募。

虽18年10月转型公募基金,但朱雀基金于2019年6月才发行成立后的首只公募产品,以致于直至2020年9月,朱雀基金规模仍不足百亿,截至去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规模仅49.92亿元,但截至四季度末资产便增至103.2亿元,整整翻了一倍。

而这主要得益于新发基金,据统计,去年三季度以来,朱雀基金分别发行了1只股票型基金朱雀企业优选A/C、2只混合型基金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混合、朱雀匠心一年持有、1只债券型基金朱雀安鑫回报债券A,规模合计约133.84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来频发基金,但朱雀基金的人才储备较少,目前基金管理人仅5人。此外成立仅两年多,公司历经了3个总经理,投研的核心人物张延鹏也在去年6月离职。

或是人才缺失变动,作为总经理的梁跃军亲自挂帅,总经理挂帅的情形在公募基金可谓罕见。这也从侧面反面朱雀基金转型公募后面临人才缺失的尴尬。

不多从业绩来看,梁跃军还是很“抗打”的,朱雀企业优胜A成立于2020年5月,成立以来收益率达67.77%。

博道基金:“全明星”阵容下规模不到200亿

博道基金是全国第三家“私转公”基金公司,由“奔私”的公募大佬莫泰山发起设立。莫泰山持股35%,上海博道投资持股25.5%,其余为几位高管和员工平台持股。

董事长莫泰山具有多年公、私募从业经历,曾先后担任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总裁;2013年5月,参与创立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可以说,莫泰山本身就自带光环。此外,博道的核心投研人物在所有的私转公当中算是最完善的,史伟、何晓彬、张迎军等核心人物均有过公募基金经验。这样的“全明星”阵容从一开始就让人对其寄予厚望。

不过,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截止2月1日,公司的管理规模也仅为167亿。四季度数据显示股票型25.44亿;混合型84.59亿;指数型10.99亿。

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旗下基金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其中杨梦管理的博道启航混合A自2018年8月成立以来收益率达80.72%,同类排名前1/2,不过规模仅为4.11亿。

其余几只基金的业绩表现大抵如此,但规模均不大。这不得不让人反思,业绩表现好,规模却不大。

显然,这并不是博道一家遇到这样的问题,而是在私转公的几家基金公司权益产品上均出现同样的情况。

凯石基金:多只产品陷规模危机,更有产品“清盘”

作为国内第二家“私转公”的基金公司,凯石基金如今不到10亿的规模难言好看。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自成立以来,凯石基金规模就匍匐前行。虽2017年5月就已跻身公募行列,然而面对当年的牛市,公司却迟迟没有发行新产品,一直到2018年7月份时,其首只基金产品才与投资者见面,但随后几乎处于亏损。至2019年底公司规模才升至13.48亿,此后便一路跌至目前的9.58亿。

具体来看产品规模,凯石基金目前共发行10只产品,除了凯石澜龙头经济定开混合规模7.98亿外,其余规模均在0.5亿左右,更有大幅不到0.1亿的。此外,凯石去年仅发行成功了一只产品,且在年内还有两只产品发行失败经历。

这一方面与凯石基金经理阵营人少、知名度不高,缺乏号召力有关,另一方面公司业绩也一般,产品中近一年回报最高仅34.36%。

另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9月以来凯石权益类基金规模危机全线爆发。不仅多次出现规模危机提示性公告,旗下凯石浩也从10月进入清算期,为“私转公”清算第一例。

同泰、弘毅远方基金:平台小,业绩中规中矩

作为同一年“私转公”的两家公司,弘毅远方和同泰规模相差不大,分别为18.61亿和20.09亿,不过都被同期转公的朱雀远远甩在后面。

具体比较两家公司,弘毅远方在产品上只发行权益类产品,而同泰有一般规模是债券型基金,这也是其规模略高于弘毅远方原因所在。其次从产品发行数量看,同泰基金发行的产品数量较多,4个基金经理管理18只产品,包括14只混合型和4只债券型,弘毅远方基金5个基金经理管理7只产品,包括5只混合型。

虽然产品数量较少,但值得一提的是,弘毅远方转公后先后发行的两只产品表现均靓眼。其中弘毅远方国企转型升级混合成立于2018年10月,至今回报率110.58%,第二只产品弘毅远方消费升级混合虽然近一周收益为负,但成立以来整体回报率为127.1%。

对比之下同泰的业绩就相对一般,虽整体小幅盈利,但混合型基金中表现最佳的成立以来收益业绩60.82%。

没有渠道资源;没有明星基金经理加持;没有足够的费用推广,私转公表面的风光背后是规模的掣肘,等待它们的或许是逐渐被“边缘化”。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解读
财通社午盘点评
原文【午评:创业板指涨逾2% 化工板块领涨】指数高开后小幅下探,随后集体走高,创业板指涨逾2%,深成指、沪指均涨超1%,有色铝、半导体、旅游餐饮、染料、水泥等板块活跃,注册制次新股、快手概念领跌,两市个股涨多跌少,涨停50余家但炸板率高,市场氛围一般。
解读师红峻 02-08
掘金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这些上市公司望受益
原文【世界智能汽车网联大会今日开幕 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京召开,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据主办方透露,在11日下午举办的大会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并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路线、愿景和战略目标进行详细介绍。(中证网)
解读师海鑫 11-11
财通社午间收盘点评:市场仍将延续小幅反弹,继续关注部分滞胀的新能源车、城商行、5G通信等板块
原文【午评:指数早盘震荡上涨 周期板块持续走强】指数早盘整体震荡上行,沪指时隔近3个月再度触及3400点,染料、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顺周期行业板块全线爆发,白酒、军工股活跃,机场、旅游股走弱,两市个股涨跌参半,涨停50余家,赚钱效应较好。
解读师红峻 11-23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