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时刻牵动着A股投资者的神经。然而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疯狂抄底,净流入额已超5600亿港元。
11月14日,南下资金再次净流入43.69亿港元。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是A/H溢价达到历史高位,“港股比A股便宜”成为普遍现象,折扣幅度甚至能达到30-40%,性价比颇高。
机构资金纷纷南下布局,散户投资者也正通过港股通涌入港股,在港股投资热潮中,除了相对低估值,更应该考虑的或许是港股后续的上涨动力如何。
AH溢价创新高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疯狂涌入港股市场,目前累计流入金额超1.6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万亿元,是北向资金的近1.5倍,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10月最后一周,南向资金累计成交净买入333.86亿港元,环比增长211.67亿港元,为近半年以来单周净流入金额新高。上周南向资金延续热情,单周净买入高达234.96亿港元,内地资金对港股配置热情丝毫不减。
据统计,截至11月6日,赣锋锂业、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华能国际电力股份、保利物业的港股总股数中,南向资金持股比例均超过40%。从最近活跃个股资金流向看,腾讯控股、吉利汽车、美团-W、香港交易所、小米集团-W等均为南向资金净买入居前的个股。
南下资金不断加仓港股最主要原因是今年疫情下,中国经济独好,A股较其他地区市场表现也更为良好,于是A/H价差越拉越大,带给港股更强的估值优势。
估值方面,截至10月底,恒生指数整体PE为13.92倍,较之前一周的14.82倍有所下降,相对估值位于十年期87.90%历史分位水平。恒生港股通PE为11.86倍,整体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但同全球主要指数相比来说依然相对处于低位。截至11月13日,恒生中国25指数的市盈率为11.02倍,对应历史百分位为66.85%,市净率1.17倍,对应历史百分位为30.72%。
AH溢价指数在今年10月9日一度创下了149.8点的阶段性新高,距离2015年的最高位154.11点仅一步之遥。上周,AH溢价指数为142.9,相对上一个交易日涨0.34%,虽然较前期略有回落,但仍旧位于近四年以来的高位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3日,103只AH两地挂牌的上市公司产生溢价,且有93只溢价大于30%。
老虎证券认为,从估值、股息率、还有季线窗口考虑,恒指已经接近跌无可跌,同时像金融、地产这些后周期板块,上半年估值并没有扩张,相应的在季节性强势中,也有机会迎来反弹。港股的指数级表现确实与良好的外围环境有所关系,不过至少在大选落地后无论是内资股还是香港本地股的外部压力都会小很多。
另一方面,今年的“中概股回归潮”下,众多优质资产落户港股市场,互联网、科技类和新经济代表公司的纳入,增强了港股市场整体的配置价值。
去年3季度至今,港股IPO规模继续全球领先,中概股募资额占比52.1%。上市结构以新经济为主的趋势更为明显,过去一年新经济募资占比52.1%。对251只中概股进行梳理后发现,按照截至7月3日的数据,有26家新经济公司符合港股二次上市条件,这些公司未来或许都有在港股上市的可能性。
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认为,2021年中概股回归浪潮将继续,进一步推动港股结构变迁。另外,港股新经济的力量远不仅限于中概股回归,港股将受益于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如TMT、新消费(教育、物业、品牌消费等)、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等。
嘉实基金表示,香港市场近年来扫清制度障碍,放开了对“同股不同权”和VIE架构的限制,更加包容的上市规则也为中概股与新经济公司上市提供便利,提高港股市场竞争力。
机构南下布局,大肆扫货
在今年这波南下投资潮中,机构资金贡献了主要力量。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年初南向资金持续加码,是有较强避险情绪的险资流出;而此后随着港股配置价值逐步提升,越来越多公募私募等偏主动型的资金也加入了南下扫货的队伍。
经统计,三季度98只可投资港股的指数型基金产品中,有30只港股的仓位下调,46只港股的仓位上涨,其余保持不变。在剔除指数型基金产品后,三季度1300多只沪深港通基金产品中,有超过450只的港股配置比例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配置提高最快的多为今年刚成立的公募基金产品。数据显示,西部利得港股通新机遇的港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83.47%;广发沪港深新起点的港股配置比例则达到了79.27%;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的港股配置比例也高达76.57%。
结合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火热行情也不难理解,对于资金充裕,又基于建仓的新发基金而言,A股多个板块已被充分炒作,估值较高,高仓位配置风险较大。
在此情况下,去估值较低的港股寻找30%到40%甚至更低折扣的龙头股、大蓝筹,成为了一个更稳妥的选择。
另外,本来就在港股有所配置的基金,也在近期提高了仓位。例如由赵峰掌管的睿远均衡价值也,在三季度增持头号重仓股小米集团-W至4166.06万股,配置比例提升至6.95%;另外,华润啤酒也获得明显增持,数量增长至约1400万股,占净值比例为5.39%,两者均处于超配地位。
从配置思路来看,随着A股全面注册制,中概股回归等因素,两地资本市场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投资者布局也不再保守局限于内资银行和腾讯控股,比以前更为多元化。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灝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目前港股的走势来看,涌进来的海外资金的选股思路大概呈现出两个方向:一是参与港股的IPO;二是就购买港股的权重股,比如:一些金融、地产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机构更喜欢存在预期差、估值合理、基本面扎实的优质个股。以“中概股”为代表的,处于医疗服务、教育、电商、企服等热门赛道的“新经济”巨头,或将成为重点配置对象。
从市场环境上看,科技行业市值在港股市场的占比由去年1季度的18.6%上升至今年11月的41%,居于首位;可选消费+必须消费占比24%;医疗保健均占比7%;而金融占比从去年1季度末37.1 %降至今年11月13.6%,也符合机构在港股“降金融,加科技”的调仓趋势。
性价比有了,那上涨动力呢?
随着“性价比”越来越高,如今似乎成为配置港股的历史最佳时机。然而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南下扫货之前需要先了解AH股的差别。
一方面,港股与A股的交易规则有很大不同,如采取实时T+0交易,T+2交收,所有交易品种均不设涨跌板限制等。而且港股拥有更加多元化的结构产品、衍生品等投资工具,可以进行组合管理及对冲、套利,比A股更灵活,风险也更高,也对投资者的交易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港股市场盘子较小,流动性远不如A股,投机风气又较弱,即使认准了一家具有较大A/H溢价的优秀公司,其H股价值回归也可能需要比较长的周期。部分参与过港股交易的A股投资者表达了担忧:港股一向有“折扣”,但如果不涨,卖不出去,宁可在A股买贵的。
从政策角度看,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市场间差距正在加速弥合。监管层动作频频,推动A股与国际市场接轨,为资金流通保驾护航的决心坚定,而A/H溢价作为资金流向风向标,或许也将成为反映改革效果的先行指标,给A/H溢价中短期加速收缩提供确定性预期。
10月21日,周小川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指出,股票市场存在价格“双轨制”现象,有A股、H股、B股等,同一家公司在AH两地上市,同股同权的产品却出现比较明显的价差,可能就是货币不可兑换、中间没有套利机制等原因造成的。
11月2日,央行发表工作论文《A股相对H股和ADR价差分析:兼论汇率改革和金融开放的政策效果》,指出缩小A股相对与ADR和H股的溢价率有利于提升A股价格发现功能。
为了“缩价差”,文中提出了5大举措:一是提升汇率灵活性与稳定预期;二是开发融资融券等工具,推动A股向国际规则靠拢;三是鼓励资金联通,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四是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弱化A股投资者的投机动机;五是合理设定境内外股息率,提升中资企业A股和ADR的投资价值。其中包括提升汇率灵活性、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等多项举措,已在近期出台的政策中有所体现。
而从市场角度看,今年受疫情冲击,H股一度剧烈动荡,明显跑输全球主要市场,而A股则涨势良好,如今A/H溢价指数处于历史高位,已经累积了足够的势能。如今外部不确定因素逐渐落地,A/H溢价回落已成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