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到最后一分钟才“交卷”,美年健康难掩主业颓势

来源:财经无忌2022-09-19 10:06阅读:6227

美年健康最后一分钟才“交卷”。

2022年8月11日晚,本应披露2022年半年报的美年健康(002044.SZ)突然发布公告称,“因受疫情影响”,将半年度报告披露时间延期至2022年8月31日。值得注意的是,8月31日,正是监管规定的半年度报告披露截止日“下限”。

尽管从财报来看,美年健康确实有一部分体检中心受到了疫情的负面影响,但是结合其定增募投项目、本次定增对证监会一次反馈意见的回复、实控人解决同业竞争期限等多个重要事项延期披露,以及财务数据表现不佳来看,美年健康的“拖延症”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诱因。

千亿体检市场,美年健康依旧亏损

在很多投资者看来,美年健康延期至最后一分钟“交卷”,恰恰展示了其底气不足。事实上,美年健康的财务数据也确实如此。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美年健康营收29.22亿元,同比下跌1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6.66亿元,同比扩大56.30%。

美年健康营收、净利润双双下跌,与其主业萎缩有直接联系。2022年上半年,美年健康体检服务营收27.5亿元,占总营收的94.13%,同比下跌15.34%。

对此,美年健康解释称,因疫情影响,“全国有150余家体检中心平均停业时间超过40天,仅上海地区22家门店停业平均每家超过80天,开业门店中,北京等部分重点城市上半年阶段性执行限流政策,体检产能无法释放。”

疫情确实会对美年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问题是,将时间拉长来看,美年健康已连续多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潭。

财报显示,2019年-2021年,美年健康的营收增速分别为0.79%、-7.94%以及16.6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5.58%、163.59%以及-88.36%。

2020年,美年健康的归母净利润暴涨,并不是主业创收,而是“卖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并不具备延续性。财报显示,2020年,美年健康的投资收益为12.4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58%。到了2021年,美年健康重回下滑的轨道。

美年健康连续多年业绩萎靡不振,也不是因为体检行业江河日下。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为1890亿元,同比增长7%。以此测算,美年健康大约只占5%的市场份额。

这其实恰恰揭示了美年健康在市场层面的困局。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公立医院是病人首选的治疗地,即使体检行业也概莫能外。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公立医院体检部占据70.8%的市场份额,而非公立亿元只占据29.2%的市场份额。这种特殊的行业背景,决定了美年健康的主业有天然的上限。

美年健康的内在困局

当然了,市场趋势与公司亏损与否并无直接联系,美年健康业绩阴云密布的直接推手,或许还是要归结于公司内部。

2015年,成立十一年的美年健康作价55亿借壳“江苏三友”登陆资本市场。彼时,美年健康实际控制人俞熔曾承诺,2015年-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数分别为2.23亿元、3.31亿元、4.24亿元以及4.88亿元。

为完成上述业绩,美年健康开始了以“高杠杆增长”为中心,“并购+增设”两条腿走路的激进扩张之路。比如,2016年,美年健康以26.97亿元的价格拿到了购慈铭体检72.22%的股权,由此,前者也一跃成为体检行业的头部企业。

美年健康的扩张之路成效斐然。财报显示,2013年,美年健康仅有76家体检中心,到了2021年末,这一数字达到了613家。八年时间,美年健康体检中心的数量翻了八倍。

反映到财报上,美年健康也完成了相应的业绩承诺。2015年-2018年,美年健康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3.49亿元、5.02亿元以及5.50亿元,总计16.27亿元,完成率为111%。

“高杠杆增长”的策略虽然在短线上,帮助美年健康完成了业绩承诺,但是也在长线上带来了隐患。

财报显示,2015年,美年健康的商誉只有4.17亿,到了2022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增长至42.47亿元,增长十余倍。在财报中,美年健康坦言,“商誉减值会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减少公司当期利润。”

可以说,过去几年美年健康出现大规模的净利润亏损,与商誉减值有直接联系。在未来一段时间,高昂的商誉都将是悬在美年健康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美年健康过于重视短线的“规模”,而相对忽视长线的业务布局,或许是因为其管理层没有很好的延续性。

自2019年出现大规模亏损后,“换将”几乎成了美年健康的常态。据统计,2019年-2020年中,美年健康董监高团队换血过半。到了2021年,美年健康的高层依然没有稳定下来。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美年健康披露了多个人事变动公告,涉及7位高管离职与任命。仅总裁一职,就分别于2021年初、2021年年中以及2022年初调换三次。

资本市场早已不再看好

频繁换将,不光没能挽回美年健康的业绩,甚至还让其患上了“拖延症”的毛病。开头提到,美年健康直到“最后一分钟”才披露2022年半年报。在这之外,美年健康的多个重要事项也延期披露。

比如,2021年11月5日,美年健康披露的《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期限延期的公告》显示,同意俞熔先生及其关联方将嘉兴信文淦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承诺解决同业竞争的期限自每个投资标的在完成出资或股权交割之日起的48个月内延期至60个月内。

无独有偶,2022年3月11日,美年健康披露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重新论证并延期的公告》显示,拟对部分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进行延期调整,其中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和终端信息安全升级项目均延期超两年时间。

据了解,上述延期项目为2019年美年健康定增的募投项目,拟募资净额为20亿元,截止2021年末,实际募资投入额为14.33亿元,占比达71.65%。在公告中,美年健康为延期开脱称,“当前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未出现明显缺口”。但美年健康当初募资建设数据中心,恰恰是为了将来的“缺口”着想。这似乎再一次反过来说明,美年健康的宏观策略没有很好的延续性。

或许正是因为对高层的策略不自信,2022年8月11日,美年健康还发布公告称,拟为公司和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限额不超过1亿元,保险费不超26万元/年,保险期限12个月的责任险。

这显然难以给投资者带来足够的信心。2019年10月,为打造大健康生态,阿里曾斥资48.64亿元购入美年健康10.82%的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不过随着美年健康的业绩陷入迷途,阿里也开始减持。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11月,阿里网络累计减持美年健康539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3794%。

事实证明,阿里减持确实有先见之明。自2021年初以来,美年健康的股价就“跌跌不休”。截止2022年9月5日午间,美年健康的股价为4.74元/股,相较于2015年中20.83元/股的高点,下跌了77.24%。

由此再来回望,美年健康的成长史,就能发现,虽然凭借资本的力量,其得以迅速成长,并成为“体检第一股”, 但因管理层频频“换将”,相对忽视的长线的精细化运营,以及没能提前布局新的业务,美年健康已严重透支了资本市场的信心。

如果未来管理层依然不能稳定下来,或是没有提升体检业务的变现率,想必美年健康的股价还会下探。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解读
财通社午盘点评
原文【午评:创业板指涨逾2% 化工板块领涨】指数高开后小幅下探,随后集体走高,创业板指涨逾2%,深成指、沪指均涨超1%,有色铝、半导体、旅游餐饮、染料、水泥等板块活跃,注册制次新股、快手概念领跌,两市个股涨多跌少,涨停50余家但炸板率高,市场氛围一般。
解读师红峻 02-08
掘金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这些上市公司望受益
原文【世界智能汽车网联大会今日开幕 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京召开,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据主办方透露,在11日下午举办的大会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并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路线、愿景和战略目标进行详细介绍。(中证网)
解读师海鑫 11-11
财通社午间收盘点评:市场仍将延续小幅反弹,继续关注部分滞胀的新能源车、城商行、5G通信等板块
原文【午评:指数早盘震荡上涨 周期板块持续走强】指数早盘整体震荡上行,沪指时隔近3个月再度触及3400点,染料、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顺周期行业板块全线爆发,白酒、军工股活跃,机场、旅游股走弱,两市个股涨跌参半,涨停50余家,赚钱效应较好。
解读师红峻 11-23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