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亿纬锂能发布了一份募资金额高达90亿元的定增预案,而公司实控人以63.11元/股的“骨折价”认购了全部定增份额。倘若按照今日收盘价计算,实控人已浮盈48亿。无论是减持思摩尔,还是此次实控人90亿包揽定增,背后均是为了筹措资金扩产。
6月7日,亿纬锂能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9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司披露信息显示,此次的定增所采用的是锁价定增方案,不同于一般询价定增的规则,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不能参与,而由亿纬控股、实控人刘金城和骆锦红夫妇以发行价格63.11元/股全额认购1.43亿股。
若此次的定增顺利落地,以亿纬锂能6月8日的收盘价格96.97元/股计算,上述两位股东手中股份的浮盈已经达48亿元,浮盈比例约53.7%。
对此,不少投资者表示,定增尚未发行,参与此次定增的大股东便已赚得盆满钵满。有意思的是,即便实控人家族“低位”包揽定增已经浮盈,但今天盘面亿纬锂能表现强势,截止收盘涨幅高达7.92%,报96.97元/股。
亿纬动力上市“搁浅”?
有分析人士认为,定增案发布后公司股价大涨的主要原因系此次定增拟投的项目由公司子公司亿纬动力实施,而政策规定定增项目所在子公司三年内不得分拆,这一举动打消了市场此前所担心的亿纬动力单独拆分上市的情况。
2021年2月22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之间拟转让资产的议案》。
具体转让内容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荆门亿纬创能锂电池有限公司拟分阶段将其动力储能电池业务相关资产转让给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亿纬动力拟分阶段将其三元圆柱电池业务相关资产转让给荆门创能。
双方资产互相转让后,荆门创能的经营范围将更加系统化整体化。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及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消息一出,市场中就有声音认为,亿纬锂能是不是要整合亿纬动力后分拆上市了?但最终因为缺乏实质证据而不了了之,亿纬动力拆分案也慢慢淡出了投资者的视野。
然而,同年9月亿纬锂能发布了一份十分耐人寻味的股权激励案,将这一事件再度推回了公众的视野。
2021年9月,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健全亿纬动力长效激励机制,快速引进和吸纳高端人才,亿纬动力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实施股权激励,激励总额不超过亿纬动力总股本的5%。
公告发布后,有投资者在公司投资者交流平台上向公司提问,公司未来是否将会启动亿纬动力的分拆上市?对此,公司方面却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而亿纬动力分拆上市势必会面对股权稀释的问题,这也会间接导致亿纬锂能对亿纬动力的控股比例下降,损害公司原有股东的利益。
很难想象,一家市值接近2000亿元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会被旗下一家子公司“钳制”,亿纬动力真的这么重要吗?
亿纬动力成亿纬锂能营收“顶梁柱”
亿纬锂能旗下有两家较为重要的子公司,分别为亿纬集能和亿纬动力。
亿纬动力为国内动力电池研发商中的龙头企业,也是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的主要载体,公司提供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通信储能电池、动力和储能电池集成系统等系列产品,服务于电动大巴和通信储能领域。
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公布的2021年度储能产业链数据排名显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在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
经过亿纬动力在动力电池领域多年的深耕,动力电池业务已经成为亿纬锂能主营业务中的中流砥柱,且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业务板块。
根据公司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全年消费电池营收68.76亿元,同比增长67.79%;动力电池营收100.07亿元,同比增长146.25%。动力电池营收增长更明显,成为公司业务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对此,公司表示动力电池出货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应用于乘用车领域的软包三元电池随着新建产能持续释放,为满足客户需求,电池出货规模保持增长。
成本重压下,亿纬锂能疯狂扩产抢先机
今年以来亿纬锂能对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在不断加码,今年1-5月,公司均对外公布了扩产计划。而亿纬动力作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的主要载体,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022年2月,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与云天化、恩捷股份、华友控股合作建设云南玉溪动力电池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517亿元;3月,公司披露将在荆门高新区建设20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和48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投资总额为126亿元;4月,公司宣布拟投资200亿元在成都建设年产5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5月,公司披露拟30亿元在云南玉溪投建1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等。
只是,在电池原材料成本高企的今天,如此大手笔的扩产真的合理吗?
事实上,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已经体现在了公司的报表上,根据公司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实现营收67.34亿元,同比增长127.69%;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减少19.43%;扣非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减少29.22%。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公司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主要系毛利率承压所致,碳酸锂、镍等原材料Q1价格暴涨,预计Q1公司电池毛利率近10%,环比下降5pct。
其中,以锂矿的涨幅最为惊人,2021年对于整个锂盐行业而言是见证奇迹的一年,一年的时间里,碳酸锂的价格如旱地拔葱般的从年初5万出头的均价上涨至50万元/吨历史高位,期间的涨幅接近10倍。
对此,不少从业多年的业内专家都表示,“从未见过(锂盐)如此疯狂,当前的锂盐价格已经脱离基本面,已经完全看不懂了”。
而一切的故事都要从一场锂矿拍卖开始,2021年7月PLS公开拍卖少量锂辉石精矿,拍卖价格达1250美元/吨,远超同期市价735美元/吨;无独有偶,一个多月后,PLS在9月14日开始了第二次拍卖,在同期市价只有1000美元/吨的情况下,拍出了2240美元/吨的天价。
锂精矿作为国内碳酸锂价格的“锚”,其拍卖价格的节节攀升自然带动国内锂盐产品不断上涨。截至6月8日收盘,国内工业级碳酸锂和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分别报44.5万元/吨、47.4万元/吨。
为了缓解原材料上涨的问题,亿纬锂能也在积极应对,并于今年3月完成了调价,但调价也不是长久之计,已经有车企明确表示“扛不住”了。
亿纬锂能方面表示,我们非常显著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包括储能电池。有一些重要的客户明确地提出价格红线,超过了一定的价格就做不下去了。
但就以锂矿而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锂矿的价格很难出现下跌。有业内人士表示,碳酸锂价格在今年3月到达50万元/吨的高位后,有所回落。但在供不应求的格局下,锂价年内将在高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