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近期可谓利好不断。
5月11日,公开消息称,由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企业参与起草的《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GB/T 40032—2021)国家标准对外发布,新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5月13日,欣旺达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从整体出货数量的角度来看,加上海外客户的出货,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实际上已经可以排进全国前十名。
然而,欣旺达股价却遭遇滑铁卢,5月12日高开低走下跌1.91%,5月13日则低开低走暴跌7.45%。5月17日虽在汽车板块带动下实现上涨,但5月18日再次遭遇大跌,收盘下跌4.44%,盘中跌破前一交易日的最低点。
电动汽车电池收入暴跌
在欣旺达的年报中,公司称2020年动力电池的业务实力和发展潜力得到国内外众多知名新能源车企的认同,在销售表现上取得了突破,动力电池业务发展势头良好。BEV三元VDA和MEB产品型号各项技术指标行业领先,已经在市场全面应用,并批量进入欧洲市场;磷酸铁锂产品多个型号认证完成,各项数据表现优秀,已经获得多家知名车企认可并开始具备量产能力;HEV技术成熟度行业领先,具备充分的市场竞争力。
欣旺达称,电动汽车电池产品应用快速进入高端品牌车型,累计已有34款车型进入推广目录。2020年6月22日,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拟联合研发下一代日产电动汽车e-POWER的电池。2020年BMS通过ASPICE L2,BMS系统和关键零部件达到ASIL D级,并为国内外知名客户批量提供汽车级电池管理系统。在市场开拓方面,目前已与来自欧美、亚洲的国际优质高端汽车厂商和国内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多个市场主流车型上与客户建立联合同步开发机制。建立合作关系的车企包括雷诺-日产联盟、VOLVO、吉利、易捷特、上通五菱、东风柳汽、东风乘用车、小鹏、云度等。此外,公司还参与了换电标准制定工作组,与行业各方推动换电技术的发展。
但富凯君发现,这种描述似乎与冷冰冰的数据自相矛盾,销售表现不但算不上突破,还同比暴跌近50%。
欣旺达近三年的年报数据显示,电动汽车电池类产品2018年营收9.88亿元,2019年营收8.49亿元,2020年营收4.28亿元,不但呈现连续下滑趋势,2020年还同比下滑近50%。
今年一季度,欣旺达实现营业收入78.61亿元,同比增长51.21%;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25.20%,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富凯君发现,公司的一季报措辞比较微妙,称“消费类锂电池继续保持持续增长,消费类电芯业务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业务快速拓展,动力电芯生产线建设顺利”,但很显然,电动汽车电池系统业务的“快速拓展”与消费类锂电池的“持续增长”是有本质区别的。
扣非净利创6年新低
2020年度,欣旺达实现营业收入296.92亿元,同比增加17.64%;实现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6.79%。但富凯君发现,该公司扣非净利润仅为2.62亿元,同比下降50.09%。不但如此,去年的扣非净利润是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比2015年的业绩还少了20%多。
与之相对应的是,欣旺达销售净利率的连年下滑,从2016年的5.75%、2017年的4.02%、2018年的3.47%、201年的2.97%,到2020年的2.70%,其赚钱能力比2016年已经暴跌53%,也是2008年公开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此外,2020年度欣旺达非经常性损益的大幅增加是归母净利润维持正增长的主要原因,非经常性损益大部分是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7.65亿元,涉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为4.36亿元,对本年度归母净利润影响重大。
在7.65亿元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1.89亿元的公允价值判定属于第三层次的金融工具,占比24.71%。第三层次金融工具在计算公允价值时,财务预测的数据主要来自不可直接观察或者无法由可观察市场验证的数据,大部分数据依靠管理层的主观估计,其估值的公允性较差。
据欣旺达副总裁梁锐介绍,公司上世纪90年代末果断切入电池OEM领域,开始为包括海尔、中兴、波导等手机厂商提供电池代工,并逐步进入苹果、华为、OPPO、小米、联想等主流手机品牌的供应链。如今智能手机电池在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约占30%的市场份额。
富凯君发现,正是这样的龙头地位,确保了其手机业务在大势面前受到的冲击较小。IDC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12.92亿部,同比下滑5.9%。而欣旺达营收占比高达55%的手机数码类产品,营收从2019年的156.51亿元逆势增长到2020年的164.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