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率“夺冠”,华夏银行来到命运的路口

公司来源:金角财经2022-11-17 09:50阅读:167185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

作者 | 塞尔达

空缺了近九个月的华夏银行行长一职,有望尘埃落定。

11月7日,华夏银行公告称,董事会通过了议案,同意聘任关文杰为行长。目前,任职资格还要等中国银保监会核准。

这位华夏银行“老员工”出身的行长,将要面对的困难,可以说是非常艰巨。

今年三季报显示,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增,继续高居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大幅放缓,跑输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的中位数。

除了业绩恶化,监管问题也引起担忧。

继去年年末被银保监会通报“七宗罪”后,今年年初,华夏银行又因从专用账户挪走房地产预付款,再一次被“通报”。

危急关头,华夏银行大股东以超过市价三倍的估值参与定增输血,也引起市场的一片哗然。

华夏银行,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新行长上任

1970年出生的关文杰,是华夏银行的“老员工”,从地方分支一路升至总行,曾历任华夏银行党委常委、执行董事、副行长、财务负责人、首席财务官。

与关文杰相比,华夏银行的前任行长多以“空降”为主。

1992年,华夏银行由首钢集团全资创立,首任行长张燕林就是首钢出身;

前任行长中,李锡奎、段晓兴、吴建、张健华分别从建设银行、人民银行、交通银行和北京农商行直接调任,只有樊大志在上任行长的前一年,短暂“空降”至华夏银行常务副行长。

新行长的任命,有望让华夏银行近年的人士动荡画上句号。

今年2月17日,华夏银行公告称,收到时任行长张健华的辞职报告,称张健华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该行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

2月17日,华夏银行行长辞职公告

事实上,在张健华之前,华夏银行的高层人事变动已持续了近一年。

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间,华夏银行原副行长李岷,原张巍、谢一群、李祝用,以及原副董事长罗乾宜,都“因工作原因”辞职。

不良贷款率第一

在聘任新行长公告的10天前,华夏银行发布了今年三季报,情况并不理想。

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29.63亿元,同比增长仅0.65%;实现归母净利润170.76亿元,同比增长5.44%。

华夏银行今年前三季度业绩

横向对比看,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的营收排倒数第二,是仅有的两家前三季度营收低于千亿的上市股份制银行,另外一家是浙商银行;

归母净利润同样倒数第二,且仅为倒数第三的民生银行的一半。

成长性看,前三季度,华夏银行营收增速仅0.65%,远低于上市股份制银行的中位数(3.37%);

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44%,同样远低于中位数(9.07%)。

此外,前三季度,华夏银行经营现金流净流入295亿,创了近四年的新低,相比去年同期的895亿,暴跌67%。

业绩大幅放缓,不能忽视的客观原因是银行业净息差(利息净收入除以平均收息资产)大幅下滑,但华夏银行的下跌幅度还是要远高于其他上市股份制银行。

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净息差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8BP,下跌幅度在A股股份制银行中排第二,仅次于民生银行(34BP)。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在贷款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继续恶化。

三季报数据显示,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年初的1.77%提高至1.78%,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高居首位。

事实上,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是为数不多的在今年不良贷款率有所提高的银行。

另外两家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但这两家银行是上市股份制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与华夏银行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大股东高价输血

10月13日,华夏银行公告《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确认发行A股股票5.28亿股,发行价格为15.1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80亿元。

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对象为首钢集团和京投公司,分别为华夏银行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两家公司分别获配3.3亿和1.98亿股股份,各出资50亿元和30亿元。

华夏银行表示,所募集资金总额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华夏银行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1月16日,华夏银行收盘价为5元,上述定增发行价超过最新收盘价的3倍。

如此高的溢价,与其定价方式有关。

华夏银行本次定价,是两种方式的较高者:

一是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80%;

二是发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归母每股净资产。

截至去年年末,华夏银行的每股净资产为15.16元。

这种“不破净”的定价方式,放在“破净”常态化的银行股里,就容易显得“高价”参与定增,截至11月16日,华夏银行市净率只有0.31倍。

定价过高,也使得华夏银行本次定增一波三折。

早在2021年5月,华夏银行就披露了定增预案,然而直至2022年8月1日《认购邀请书》申报截止,只收到首钢集团、京投公司的申购报价。

在过去,若银行市净率在0.9倍附近时,大股东吃点小亏,直接按1倍市净率参与定增,银行拿到钱,对中小股东也没有坏处,大家都没意见。

但如今,在银行的市净率普遍过低甚至小于0.5倍时,如果大股东再按1倍市净率参与定增,显然损失过大。

如此“吃亏”的输血,对于华夏银行的大股东来说,显然难有下次,从侧面也能看出华夏银行正面临何种困境。

屡被通报,巨额罚款

华夏银行的问题不只是业绩。

早在去年年末,华夏银行就被银保监会通报了7类违法违规问题。

华夏银行被银保监会通报批评

《通报》语气严厉,其中多个违规令人诧异:

互联网贷款业务片面宣传低利率,如“华夏龙商贷”宣传“年化利率低至7.2%”,实际承担的年化综合资金成本最高达18%,是宣传利率的2.5倍,且产品上线以来无客户享受最低宣传利率;

“网商贷”宣传“日利率最低0.02%”,实际最高年化利率为21.5%,是宣传利率的2.95倍;

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华夏银行在向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等发放抵押贷款时,违规转嫁成本,由借款人承担抵押品评估费和登记费,涉及武汉、哈尔滨、青岛、贵阳、大连等32家分行。

被银保监会通报批评后,华夏银行又被地方住建局通报。

今年年初,佛山市住建局通布,从1月6日起,该局暂停与华夏银行签订商品房预售款专用账户监管协议。

上述通报称,华夏银行未经监管各方同意,擅自将商品房预售款从专用账户划出,违反多项法律法规的规定。

佛山住建局补充,此前已多次约谈和警示,但华夏银行佛山分行拒不改正,对佛山房地产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屡屡被通报,罚金自然少不了。

2021年,华夏银行的罚款金额就高达1.32亿,分别是光大、平安、兴业的5.1倍、6.6倍、8.9倍;

去年的罚金,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比2020年增长了747%。

风控,还是风控出了问题。

不良贷款率升至第一,说明放贷时风控出了问题;屡被通报处罚,说明合规风控出了问题。

华夏银行就像是迷航在风暴之中,新任舵手关文杰能否力挽狂澜,决定了华夏银行的命运驶向。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